经常有茶友收到茶后就问我:“小郝,这茶要放多久才好喝?” 。虽说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性,但生茶熟茶各有脾气,不同年份的滋味变化更是大不相同。普洱茶的转化通常分三个阶段:5年内是新茶,10-15年算中期茶,20年以上才算老茶。5年以内的新茶,茶叶里的物质还很活跃,像个年轻小伙子青涩却有活力。茶汤喝起来又苦又涩,回甘倒是来得快。像嚼完青橄榄似的。这茶劲儿,胃不好的朋友尝个鲜就行。举个身边的例子,我老哥小明就是前几年喝了不少新茶把胃伤了,现在逢人就劝:"新茶浅尝辄止啊!"存满5年的生茶开始懂事了。茶饼颜色从墨绿转成黄褐色,喝着没那么冲了,慢慢能尝出木头香。前几天开了一饼2010年的勐库茶,茶汤金黄金黄的,苦味化成了蜜甜,三杯下肚浑身暖洋洋的,还能咂摸出淡淡的松木香。
存够二十年的老生茶,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宝贝了。茶汤红亮得像玛瑙,喝到嘴里又甜又厚,像含了块冰糖慢慢化开。最妙的是有些茶会慢慢变出股子药香味,闻着像老药铺子的百子柜,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让人安心。这时候的茶性子早就磨平了,喝着不伤胃不闹心,就像有个认识半辈子的老朋友,陪你唠嗑。再说熟茶,有茶友觉得熟普有股子霉味,那大概是喝着了刚压制好的新熟茶。这种茶不仅喝着不好喝,还茶性燥热,很多人说喝新熟茶容易上火的原因就在这里。新熟茶冲泡出来的茶汤也会偏暗红色,通透感较弱。一款优质熟茶从选料到上市需要经过两三年时间,等堆味散尽才能面市。不论是生茶熟茶,不管是存放几年,越陈越香,都得有前提:原料过关、工艺正确、仓储合适。
有些制前“发酵”工艺的茶,尤其是做成紧压菜后,和正常工艺的茶叶在外观上差别不大,一般茶友很难区分。制前“发酵”的做法会让普洱茶在新茶阶段更好喝,滋味变得更好,香气更馥郁,这对于喝茶的人来说,难道不是福音吗?但制前“发酵”透支了普洱茶的后发酵空间。当存茶者买了经过制前“发酵”的普洱茶,满怀期待等待“越陈越醇。可是最后却发现,等来的很可能是茶叶越来越淡薄的滋味口感,即使汤色变红了,却是没有多大品饮价值的“过期红汤”,完全不是想象或者记忆中普洱老茶的样子。耗费了大量金钱、时间、空间不说,那种年华已逝去,万事成蹉跎的悲怆,估计是什么也无法弥补的。春茶这几个陆续有货了,今年主做的还是勐海和易武的茶,冰岛和猫耳朵也会做,迷帝古树少量有货,因为要保证品质,价格只能做到略低于市场,但是说古树就是古树,小树就是小树。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