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整年关于易武茶的文章里,我们围绕“森林茶”、“森林感”、“穿透力”等核心关键点,搭建了产区的原料和品饮体系框架,回过头来看,这几点依然重要:1. 在易武茶顶级原料把控上,生态的优先级高于树龄,核心点在于:先划分茶园,再划分树龄(树形),只有在森林茶的基础上讨论树龄(或树形)才有意义;2. 划分茶园等级一个很重要的依据:人为干扰。此处参考之前文章中的描述(《易武未必是山头茶人的最后一站,但它一定是!》)一是人类活动范围与茶园之间的距离,及该距离内的阻断介质是什么;前半句,宋人王安石有名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茶园也是符合这个逻辑的,近处的茶园参观的人多,人为干扰亦多;反之亦然。后半句非常重要,此前也举过一个勐库茶的例子:冰岛南迫的白水河。白水河与寨子的距离也很远,茶园中的茶树也处于森林之中,勐库茶农称之为“森林茶”。事实上喝过真正易武森林茶的朋友都知道,白水河较勐库的其他山头茶森林感的表现力确实更足,但对比易武茶的森林感有云泥之别。究其原因,距离虽远,但中间都是光秃秃的山,故茶园本身的生态再好,其实森林感的表现也一般。森林茶,是用原始森林为茶园营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二是,茶园本身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的频率和程度。
3.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将茶园划分为:森林野生茶园,森林野放茶园,普通森林茶园,半家边半森林茶园以及家边茶园等五个等级。4.正如茶树的生长环境一样矛盾:喜温,但害怕干燥;喜阳光,又害怕阳光直射。茶园也一样的,既害怕过度的人为干扰,又害怕没有人为干扰。我举个例子,大家便了然:如果一片茶园,始终隐匿于原始森林之中,毫无人为干扰,那第一年采制这个茶,其品饮体验也好不到哪里去的,需连续采制数载,方可获得最好的品饮体验;但当这片茶园因名气暴涨招来茶客的干扰、过度采制、茶园生态破坏等候,品质必然会下降;
5.森林茶是易武茶的瑰宝,但因为人为干扰等因素,易武的森林茶园正在逐年降级,由森林茶园逐渐向半森林半家边茶园转变;5.1.目前几乎所有山头古树茶都面临过度人为干扰,生态下滑的现象,但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产区对于茶叶品质的影响却不尽相同。对于临沧、勐海产区的大多数山头茶,如果只是生态下滑,茶叶品质的影响不明显(或短时间内不明显),大家去看看老班章、昔归、冰岛等这些一线名山就知道,其茶园的生态原本就没法同易武产区相提并论的,在易武这些茶园就是“家边茶”,但生态对其品饮体验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这些山头依旧拥有较好的品饮体验。对于易武产区则不同,但易武的茶园对于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度更高,生态稍有变化就会客观反应到品饮体验中。总结一下:同为山头茶茶园生态下滑的前提下,临沧或勐海茶依旧可以保有较良好的品饮体验,而易武茶则不能,生态对于易武茶的品质有决定性因素。5.2不夸张的讲,如果易武产区持续干旱,持续目前的人为干扰,那在不久的将来,易武森林茶是极有可能消失在山头茶历史的长河中;
6.对于森林感的感受和判断是建立易武茶品饮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茶友们请记住,森林感并不玄妙,其广泛存在于易武茶里。换言之,并非只有森林茶园才拥有森林感,许多半家边半森林茶园的茶汤里同样具有森林感,只是程度和表现不同罢了;7.在不同的茶园里,森林感的表现不同,可以出现在任何体验中的任何环节,包括滋味、香气、茶汤质感、口腔韵感、身体体感等等,不一而足,难以全面总结。
8.森林感的表现虽然难以一一罗列,但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8.1.森林感的表现和茶园是一一对应的,森林野生茶园的森林感最好,家边茶园的森林感最差。需要刻意强调的是,森林感并非越强越好,而是在某一个区间内对品饮体验有较好的增幅, 毫无疑问,在以上罗列的茶园等级中,森林野放茶园和普通森林茶园的森林感对品饮体验的增幅是最强的,汤水的高级感最佳。过度的野性,可能带来口感发麻,体验过于单一,气息过野,香飘无水路等并不高级的体验感。
8.2.在五个茶园等级里,半家边半森林茶园是一个过度等级,在学习易武茶的路上,个人建议先从其入手。原因如下:首先,它很好的诠释了人为干扰对于茶汤森林感的影响。按照目前个人对于易武森林茶的认知,过度的人为干扰会降低易武森林茶气息的纯净度(这其实难以言喻),如果是大树、古树或高杆,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汤水的穿透力;但相应的新茶滋味会更加丰富,香气类型会减少,后期山场风味会有一定趋同性;其次,喝懂了半家边半森林茶园,能快速判断一些所谓森林茶的价值。因在实际品饮体验中,“森林感”和“人为感”很难做到平均分配,即有些茶森林感要好一些,有些茶人为感要更明显一些,但均未达到真正意义森林茶园的表现。在个人认知里,麻黑片区的茶,能做到森林感和人为感相差不大(即茶园生态和人为干扰达到了相对平衡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我喜欢用“中正”形容麻黑的原因。而许多为大家追捧的、价格高昂的所谓森林茶园,体验过程中森林感的表现确实比麻黑好,但绝对没有达到真正森林茶的体验,这类茶的性价比就显得极低。比如天门山古树,冷庙古树等等。最后,如果喝懂了半家边半森林茶园,当接触到真正的森林古茶时,便能快速捕捉到我文章中所表达的“穿透力”!
9.穿透力是森林感表现极致的一种标志。如果你能快速,敏感的捕捉到一款茶穿透力,那么恭喜,你已经掌握打开易武高端茶大门的钥匙,诸多此前困惑你的生态、树龄、工艺的问题都会得到答案。10.与我描述单一的体验感如滋味,香气不同,清晰的穿透力是一种复合型体验,既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茶汤内质,又表现了良好的山场风味。据个人认知和经验,穿透力是生态,树龄(树形),树种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工艺也很重要,不过不是我们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而三者之中,生态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在易武产区中,如果是家边茶,即便树龄再大,体验中也很难有穿透力的表现;但如果是森林茶园,即使是大树茶,也有可能出现清晰的穿透力表现。有必要一提的是,部分森林茶园的乔木也有穿透力的表现,不过表现不清晰罢了。乔木的高级来源于森林感,古树的高级源于穿透力!
来源:山头古树茶半文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