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从“冰岛假茶”与“越陈越淡”等说开,临沧勐库与冰岛茶史(2)
2022年02月28日

从“冰岛假茶”与“越陈越淡”等说开,临沧勐库与冰岛茶史(2)


勐库:被低估的“幕后英雄”勐库,一个有着顶级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的大叶英豪;一个没留下太多故事,却贯穿了整个普洱茶史的幕后英雄;一个地理环境独特,温暖舒适的生物天堂...就让我们从茶史和茶种说开,聊聊勐库茶区的贡献与成就。双江古称濮满地,自古以来就有布朗族、佤族、拉祜族在此世居,主流观点认为,双江的茶叶栽培史是从元朝末年时期,傣族进入双江定居后,建立起的勐勐傣族土司政权开始的。公元1358年,麓川(今德宏州瑞丽一带)傣族首领“思汉法”率领着军队和民众,经耿马翻过邦马山,进入到双江地区,其中有少量人口定居在此,主要居住在南勐河的河谷地带和勐库坝子,为这里带来了相对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元1485年,在罕廷发任勐勐官的第五年,他派傣族人去西双版纳取来茶种在冰岛栽种,并鼓励、推动山区的各村各寨种植茶树,由此拉开了双江县大规模种植、发展茶叶的历史。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地方政策放宽,汉人才得以进入勐库制茶经商,其中懂过、小户赛等的汉寨直接继承了当地拉祜人的茶树栽培方式,而东半山的坝糯、正气塘等汉寨则逐渐实践出“藤条茶”这一茶树采养管理模式,后来我们还会再介绍。20世纪20年代左右,双江勐库茶区逐渐展露锋芒,成为云南地区小有名气的茶叶集散地,这离不开众多茶商的购料与宣传,其中来自大理的豪商“永昌祥”更是贡献巨大,这是一家曾雇佣2000名茶工,在大理建立起近代茶厂的滇西茶叶霸主,所制沱茶中有6成原料都来自勐库,永昌祥的沱茶配方中60%为勐库原料,沱茶的配方延续至今,下关沱茶集团出产的经典沱茶产品中,勐库料仍然是主导。当时,勐库最出名的茶寨是有着“藤条茶之乡”之称的坝糯大寨,这里的村民多从经济发达的博尚地区迁来,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技术条件也相对较好,而信奉鬼神的拉祜人,则在寨前寨后种下了大量古茶树,在之后的“台地茶风波”中也据理力争,使其未遭台刈,为勐库茶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茶叶资源。然而,勐库的辉煌历史也仅限于此,从客观情况来看,勐库茶区始终是以原料提供地的身份存在的,缺乏精制加工,而双江、乃至整个临沧茶区都存在类似痛点,这就导致长期以来,外界对勐库的认知都相对有限,但无论从历史还是从品质上看,勐库茶都是被严重低估的“幕后英雄”。茶种里的“大叶英豪”建国后,为了满足国际上对红茶的旺盛需求,以及出口创汇的需要,总体滋味香甜的临沧茶被定位成红茶为主,少量生产的晒青毛茶,也被调拨给了下关茶厂、勐海茶厂等,而不管是红茶还是普洱茶,临沧茶的原产地信息都没有在成品中得到体现,而是作为“味精”般的存在,拼进了万千茶叶中。邹老也曾坦言:“当年勐海大面积茶园茶用来做了红茶或绿茶,勐海茶厂毛料收不够,40%的晒青毛茶从临沧收购,临沧茶滋味浓、茶气.....从计划经济年代直到现在,勐海、下关两大茶厂及一二线茶厂普洱茶原料,临沧茶原料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优秀的茶叶品质,良好的适制性,得益于这里的“大叶英豪”勐库大叶种,这是是适应勐库的自然气候后所形成的有性系群体优良茶树品种,原种种性纯度高,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认定为茶树良种,是1984年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第一批全国30个茶树良种之一,编号为“华茶12号(GSCT 12)。(注:所谓“有性系”和“群体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异花授粉发育成的种子进行繁殖的,在人类的长期驯化,并适应气候环境土壤等条件下,长期形成的一个群体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也会在不断地杂交与变异中不断演变。与之相对的是无性系,抗逆性弱,遗传性稳定)勐库大叶种茶,具有树势高大,主干明显的特征,其中百年以上树龄的,树高可达6米以上,叶片肥厚较软,最大叶长为20.6厘米,同时具有内含物质丰富的特点,水浸出物含量平均为48.1%,最高可达52.1%,在世界茶树资源中都是独一无二的。从茶叶内质化学成分来看,勐库大叶种春茶的平均数据为氨基酸3.4%,茶多酚35.1%,咖啡碱4.9%,儿茶素总量18.2%,表现非常优秀,做普洱生茶,滋味浓厚,鲜醇爽滑,做普洱熟茶,堆味少、活性高、滋味浓郁、耐泡度高,做滇红也独具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虞富莲老师也曾评价道:“勐库大叶茶芽壮多毫,具有优良的发酵性能和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制成的滇红,橙芽满披,香高味浓,驰名中外;红碎茶,颗粒匀润,金芽尖细,汤色红艳,味浓爽.....普洱茶更因乌润多毫,滋味醇厚,能消食醒脾,被视为珍品。”可以说正是勐库大叶种,成就了勐库茶今日的地位。更让人欣慰的是,新世纪以来,在戎加升先生的带领下,勐库戎氏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已是临沧茶区最有名的本地品牌,在2005年,普洱茶热下,勐库戎氏以榔岛寨里的100多棵勐库大叶种原生种为原料,制成了一批普洱茶。为纪念勐库大叶种,这批茶被命名为“母树茶”,这个在当时还无人知晓的村寨,后来被人们称作“冰岛”。冰岛茶区发展史“直播间里的家人们看过来了,马上要上的这款90年代冰岛野生茶,是我们今年卖的最好的一款茶...看这个条索,再看这个茶汤,比冰糖水都甜的冰岛茶,今晚只要128一片....“作为如今普洱茶界最热门的茶寨之,冰岛茶不仅带火了整个勐库茶区,还成了一些无良奸商坑害茶友时最常用的手段之一,他们那不仅有90年代冰岛野生茶,还有”1988年冰岛熟茶“,包装崭新的整件05勐库戎氏春母,几十元一片的”冰岛老寨古树纯料“。那么,真实的冰岛茶情况又如何呢?如今冰岛新茶卖到上万一斤,那些只要几千元的冰岛中期茶,是否都是假货?我们又该如何分辨后期做的假冰岛茶?这一小节文章,我们就来聊聊最真实的冰岛茶区发展史。
冰岛茶推广者:勐库戎氏都说勐库茶是因冰岛而兴的,其实早在1920年,勐库茶区就是云南地区小有名气的茶叶集散地,而大商号“永昌祥”的经典沱茶中,更是有6成原料都来自勐库。不过,受限于交通条件,当时勐库东半山的茶远比西半山更有名也更好卖,这主要因为东半山下到山脚就到“博尚”这个晒青毛茶的主要集散地了,茶叶运到市场和茶商上山收茶都比较便利,而想进入西半山,不仅需要翻过一整座东半山,还需要渡过南勐河。因此,位置偏僻的冰岛茶区,一直以来都不被人所知,直到近年来,随着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本地大品牌的大力宣传,冰岛茶才快速崛起,这家眼光长远的茶企,就是深耕临沧茶区的杰出品牌,大国茶匠——勐库戎氏与戎加升。1946年,戎加升出生于云南临沧市打雀山,这里离冰岛不远,也拥有丰富的茶叶资源,而戎加升的父亲戎正聪除了种地外,年轻时还兼做茶叶生意,曾将这里的茶叶卖到大理下关,省城昆明,乃至缅甸腊戌,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戎加升从小就对茶很感兴趣。1958年,正值“大跃进运动”,少年戎加升不得不辍学参加劳动,后来还陆续学会了木工、土建,成了村里小有名气的木匠,当年制茶条件简陋,工具简单,多为木制,因此当地不时会有茶叶初制所找戎加升打制茶用具,也是在这时,戎加升才真正接触到茶叶和制茶工艺。1968年,戎加升到双江县勐库镇的杨家做上门女婿,此后他虽然很少接触制茶,但心里依然惦记年幼时对茶叶的憧憬,默默等待着机会。1985年,在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下,茶地分配到户,茶叶的生产,经营,市场也初步放开,在得知位置偏僻的“里皮经村”茶农常常因为路途遥远而放坏运输的鲜叶时,戎加升便在这里创办了茶叶初制所,解决了村里人的难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1987年,戎加升了解到已停产两年的丙山村“滚上山”茶叶初制所在对外承包时,便果断承包了这里,并再接再厉,于次年承包了停产一年的下坝卡茶叶初制所。这一时期,也逐渐有人做起了茶叶初制生意,但尚未出现私营茶厂,这些茶叶最后都流向了当地的国营茶厂,如双江县茶厂、供销社茶厂(1986年组建)、国营农场茶厂、勐库劳改农场茶厂。为了提高茶叶品质,戎加升还采用“高拉低压”,别人每斤8毛收好茶,每斤6毛收劣茶;他以每斤9毛收好茶,5毛每斤收劣茶,如此一来,戎加升收到好茶的概率大大增加。1992年,戎加升的初制茶叶生意规模已达250吨,此时的他深深意识到勐库茶叶品质的优越性,决定深耕精制加工,向勐库镇人民政府申请办茶叶配置厂,9月,勐库镇政府同意戎加升办厂,归口镇企业办公室管理,自为法人,租用土地,自主经营,次年3月,该厂正式投产,成为双江县第一个民办精制茶叶企业。为了拓展市场,戎加升绕开了层层分销的经销体系,直接将成品茶卖到运费昂贵的齐齐哈尔、吉林、乌兰浩特等东北地区,这些茶直接分销给市场最高也不过6元一公斤,而运到东北后,最好的特级茶能卖到16元一公斤,不仅打开了市场,利润还翻了几倍,由此,戎加升的茶叶生意迈入了快车道。1994年,有骗子假借购茶名义,骗走了戎加升的多年积蓄,并使其欠下了几十万的外债,但戎加升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奋斗,朝赚夕还,后来在会议中,他从容说到:“在哪跌倒就要在哪爬起来,我始终坚信只要坚持质量和诚信,一定可以从头再来。”在这样的理念下,他在5年内不但还清所有债务,而且事业也东山再起。1999年,在得知双江县茶厂破产后即将被竞价拍卖时,在茶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戎加升,一眼看到了这座茶厂的无形资产与未来潜力,在当地政府部门支持下,戎加升以27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双江县茶厂。1999年7月,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戎加升决定在茶厂原有的“勐库”牌商标中加入“戎氏”两个字,这才有了我们熟悉的“勐库戎氏”品牌。当时的勐库远不如现在出名,实际上90年代中期以前,整个临沧的茶叶,包括冰岛,昔归等名山名寨,有7成的鲜叶都被用来做红茶,剩下的则多为滇绿,晒青茶在其中的占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时勐库滇红的竞争力也不强,市场经济放开后,很多省份都在搞红茶,国家上印度红茶更是称雄称霸,而且用云南大叶种原料去做滇红,还有成本较高,种质适植性等问题,而滇绿在外省在外省更是完全竞争不过江浙闽徽的小叶种。与此同时,港台的普洱茶热传入珠三角,国内普洱茶市场逐渐发展,也有部分外地茶商开始到云南定制普洱茶,一些云南茶厂萌生了做普洱茶的想法,而双江勐库一开始也是以红茶为主,到90年代末才逐渐生产普洱茶,到2000年基本上就只做普洱茶了,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也正是得益于普洱茶产业的发展,那个曾“藏在深闺无人知”的茶寨,才逐渐呈现于世人的眼前——冰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