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雨好啊,雨润万物生。但凡是总有一个制衡,有一个度,太多了不好,太少了也不好。那什么样的雨才算好雨。茶山地貌环境各不相同,这一句两句当然是不说不清楚的。在这里,我只能根据我个人在茶山的经验,推理出一个大概的范围,具体还是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并不能以偏概全。
在茶树生长过程中,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在热量和养分都满足生长需求之外,水分就成了影响茶叶产量的主要因素。西双版纳的古茶山年平均降雨量大概在1800毫米左右,基本上能满足茶树的正常生长。但并不是每一年的雨水都那么尽人意。
2019年,2020年,古六大茶山干旱,一些茶区整个春季几乎滴雨未进。在水分严重缺失的情况下,茶叶生长会变得极其缓慢,有的几乎是停止生长的感觉。头春的时间都过了,但第一批茶叶还是不见发芽或是芽头太小无法采摘。
2019年我印象非常深刻,茶山部分小树都因干枯而死,古树由于根扎的很深,如此才保住了性命。但那一年,不管去哪个寨子喝茶,不管喝古树茶还是小树茶,苦涩感都要比其他年份明显。虽然苦涩的感觉会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慢慢褪去,但就当年来说,苦涩明显并不是什么好的感受。
2022年,茶山从开春以来就雨水不断,茶芽的生长速度极快,加之疫情影响了人员流动,外来采摘茶工少,很多茶都没来得及采摘,就已经发展成对开叶了。对于茶农来说,这些都是极其无奈的事了。降雨强度过大,不仅会影响茶叶生长,还会影响茶叶的口感。由于含水量过高,导致做出来的茶叶味道淡薄,水味重。如果晒茶那几天刚好碰到雨天的话,没有阳光直射带来的热量,茶叶干燥的时间段会被拉长,在这个过程中,茶叶容易产生发酵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品茶的口感。我觉得,水分多点都没事,顶多新茶的时候水味重些,但在后期存放过程中会慢慢退掉。如果在日晒的时候遇到不好的天气,产生发酵,这样对茶的影响我认为是不可逆的。
下雨天,有的人闷头睡觉,有的人独自惆怅,有的人莫名悲伤,还有一些则是喜雨之人,喜欢就着雨坐在窗边,沏一壶清茶,听雨,饮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下雨天,普洱茶容易有青味和发酸的味道,同样在湿热的环境下,也会让普洱的香气难以散发。在这样的气候下冲茶,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帮助大家尽量把普洱茶的味道冲泡到最佳。
首先是喝茶的地方,气候已经很不好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一样的环境是真的能喝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下雨天,我们一定要选一处舒适,幽静的地方,听听雨声,看看窗外滴滴答答的雨丝,放松心情,想着美好的事情,方能泡好一壶普洱茶。
选到了好的环境,好的器具也少不了。普洱茶本身属于大叶种茶叶,叶片肥大,粗壮,所以在雨天我们要尽量选择大容量的器具来冲泡,才能让普洱茶的香气和口感得到舒展,紫砂壶具有透气性,能够吸收一些杂味,异味。同时,大肚的紫砂壶能够充分将普洱茶的茶气散发出来,达到比较好的口感。
投茶量。由于下雨天,茶容易受到空气中湿度的影响,酸涩味较重,所以尽量冲泡时,茶汤淡一点,所以在雨天冲泡普洱茶,应该比平时少2—3g比较合适。口感淡醇,才能感觉舒适。
水温。普洱茶的冲泡水温一直要求是100首先是喝茶的地方,气候已经很不好了,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不一样的环境是真的能喝出不一样的感觉。所以,下雨天,我们一定要选一处舒适,幽静的地方,听听雨声,看看窗外滴滴答答的雨丝,放松心情,想着美好的事情,方能泡好一壶普洱茶。
选到了好的环境,好的器具也少不了。普洱茶本身属于大叶种茶叶,叶片肥大,粗壮,所以在雨天我们要尽量选择大容量的器具来冲泡,才能让普洱茶的香气和口感得到舒展,紫砂壶具有透气性,能够吸收一些杂味,异味。同时,大肚的紫砂壶能够充分将普洱茶的茶气散发出来,达到比较好的口感。
投茶量。由于下雨天,茶容易受到空气中湿度的影响,酸涩味较重,所以尽量冲泡时,茶汤淡一点,所以在雨天冲泡普洱茶,应该比平时少2—3g比较合适。口感淡醇,才能感觉舒适。
水温。普洱茶的冲泡水温一直要求是100摄氏度,这样冲泡出来的茶,香气才比较高扬,但是在阳关明媚,空气清爽的天气,即使温度稍稍低一点,普洱茶的香气也能散发出来,下雨天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保持每一泡都是用滚摄氏度,这样冲泡出来的茶,香气才比较高扬,但是在阳关明媚,空气清爽的天气,即使温度稍稍低一点,普洱茶的香气也能散发出来,下雨天就不一样了,我们一定要保持每一泡都是用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茶香。
最后,当然需要一颗悠闲的心,无论我们身处哪里,面对何事,都要拥有一颗会欣赏,懂欣赏的心,才能感受到每一泡茶的醇厚和香甜。绵绵细雨也好,滂沱大雨也罢。静下心来,好好沏上一壶,约几个好看或者好玩的朋友,懒懒的享受这份雨天的宁静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