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古树普洱茶与《七碗茶歌》
2022年02月28日

古树普洱茶与《七碗茶歌》

《七碗茶歌》以七碗茶为线索,描绘了饮茶带来的七重境界:"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七重境界由浅入深,从生理满足到精神超越,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升华过程。

第一碗满足口腹之欲,滋润喉咙;第二碗缓解精神孤独;第三碗激发文思才情;第四碗排解心中郁结;第五碗净化身心;第六碗连通仙界;第七碗则达到物我两忘、羽化登仙的至高境界——"两腋习习清风生",这一意象成为中国茶文化中最富诗意的精神写照。

卢仝饮用的并非普通茶叶,而是具有药用价值的"竹串子茶"。据记载,卢仝常与韩愈等友人在河南沁园的桃花泉边煮饮这种当地山野药茶,其药理效果能"生津和血,清热去火,和肺解毒",与桃花泉的甘甜泉水相得益彰。

古树普洱茶特指采自云南树龄在百年以上的乔木型古茶树,大多在原始森林中,与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与卢仝时代的"竹串子茶"相似,古树普洱茶同样具有山野特质和药用价值,但又因漫长的生长周期和独特的后发酵工艺而具备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树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时间维度**。这些茶树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其叶片厚实,内含物质丰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吸收天地精华,形成了复杂而深邃的香气和口感。与普通普洱茶相比,古树茶具有更明显的花香、蜜香和果香,口感更加醇厚顺滑,回甘持久。这种随时间沉淀而愈发醇厚的特性,恰如《七碗茶歌》中由浅入深的精神升华过程,都需要时间的酝酿和耐心的等待。

从制作工艺看,古树普洱茶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遵循传统手工制作方法:采摘后经过铁锅手工杀青、揉捻、晾晒、高温蒸压定型。这种尊重自然、注重手工的工艺理念,与卢仝"煎茶"的饮茶方式(将茶叶洗净后放入锅或壶中煎煮,有别于南方的"泡"或"沏")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都强调对茶之本真的尊重和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与普通茶叶不同,优质古树普洱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值,其口感和香气在适宜储存条件下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柔和。这种"越陈越香"的特性与《七碗茶歌》所倡导的茶饮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通过时间的积累达到更高的品质。

古树普洱茶代表着**长寿与坚韧**——数百年的树龄象征着生命力与持久;**自然与和谐**——古茶树与原始森林共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智慧;**沉淀与升华**——如同好茶需要时间陈化,人生也需要经历沉淀才能达到更高境界。这些象征意义与卢仝诗中从"喉吻润"到"两腋清风"的升华过程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呼应。

古树普洱茶的品饮境界与《七碗茶歌》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古树普洱茶因其丰富的内涵和变化多端的口感,适合渐进的品饮方式,每一泡都展现出不同的面貌,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升华轨迹。要达到"两腋清风"的境界,不仅需要优质的茶叶,还需要适当的品饮环境和方法。许多资深茶人在品饮优质古树普洱后,都会有身心轻盈、烦恼尽消的体验,这正是卢仝笔下"清风生"的当代写照。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7czn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