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入门的熟普,及选熟茶避坑指南
2022年02月28日

入门的熟普,及选熟茶避坑指南

今天照例用熟普加橙皮治感冒。2017年的勐海熟茶,拼配了一部分布朗山的原料,就是我前面说的那款有红酒香的;橙皮一片两瓣。熟茶用紫砂壶单独泡,橙皮直接放公道杯里,泡好茶汤直接倒进去。以前基本不感冒的人,春节后这已经是第二次,而且这两天反反复复地发烧,时冷时热。第一次也是拖好的,希望这次也能如愿吧。好了,进入今天的正题。→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今天写写刚喝熟茶的茶友可能会碰到的问题,看完可以避坑。如果你坚持把我全部文章看完,并且也喝过一些我推荐的熟茶,那么也算是走了捷径了。我自己从小白一路喝过来,中间也是拿身体做过抵押的。当然,我比较幸运,爱学加上惜命,当我知道茶不好,会伤身以后,一般就不乱喝茶了,直接拜了在品质上有洁癖的老茶人学习。虽然熟普正式诞生的时间,也有几十年了,但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品质上有质的飞跃,也就是最近十来年的事情。我刚做茶那会,要在市场上找一片几年的,能喝得过去的熟普,还是困难的。到了今天,就我自己的手上,都已经有好几款七八年的,不错的熟茶了。20年的老茶头,转眼间就到了。熟茶是什么茶?这个话题,好多小白茶友,还不知道,我说最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熟茶是普洱茶,也可以说是黑茶。普洱茶有产区划分,主要在云南,小部分在云南边境,比如缅甸北边。分为生茶和熟茶,最基础的原料是晒青毛茶。晒青毛茶,直接压制,或等转化几年后再压制,做出来的成品,就是生茶。晒青毛茶,经过渥堆潮水,高温全发酵过后制成的茶,就是熟茶散料,散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压饼,制成其它形状。因此,从属性上来说,熟茶也算是黑茶。都是全发酵茶。也因为熟茶是全发酵茶,其茶性暖。这里有个关键词:渥堆发酵,是熟茶的关键技术。至于发酵后是填在青柑里,留下老茶头等,都还是熟茶。不好的熟茶,口感上会有什么特点不好的熟茶,喝起来燥口,会戳脖子,味道杂乱。燥口和戳脖子,是一样原因。都是原料太差,缺少果胶,锁不住水分,这样的茶,即使喝到肚子里,也会把肠道里的水分带走,达不到解渴,补充水分的效果。追溯到源头,就是化肥农药营养剂打的太多了,茶叶吸收不到有效营养,徒有其形。

还有一种,那些经过高温烘培的小茶砖,一泡的那种,也很燥口,连喝着都燥口。这种就不止是原料差,而且工艺上也带了人为增加了火味,茶叶自身没有香味,通过高温烘培来提香。这些都是只在低端茶里,才会用的手法,好茶人家是不舍得这样搞的。有泥巴味,有一股水泥味或者灰泥味。大堆发酵,品质不佳,窖池卫生环境差,陈期又短,都会有这种味道。寡淡,不是一般的淡,是又寡又淡,达到嘴巴非常抗拒的程度。这个主要是原料导致的,品质不好的茶区,采摘过于频繁的,雨水天的,年景又不好的,可能是一个原因,可能是几个原因的叠加,导致茶叶内涵物比例太少,发酵出来的熟茶味道特别寡淡。发酸,这是工艺的原因,没有发酵好的熟茶,就会有酸味。入口的熟茶,最低门槛标准是什么就一个字:甜不管哪个层级的熟茶,入门标准达到甜级别的,都算是达标了。这样的标准来看熟茶,最直观的就是黄片。黄片,就是茶叶里面粗老的叶片,因为糖粉和纤维素含量增多,果胶变少,所以喝起来更甜,我们喝一切叶片多的普洱,包括生熟茶,最直观的感受,都是甜。甜,也是人类口腔被驯化以后的,最容易适应,最好入口,最受人欢迎的一种味道,尤其是小白,尤其是茶叶的甜,不像糖那么腻。

所以,入门怎么选茶,我建议从甜开始,我当初也是从甜的茶开始,那会特别喜欢喝尾水,口味也淡,所以中间几泡不太适应。一般好一点的熟普,到尾水的时候都会很甜。为什么,因为中间还有品质词汇时,会掩盖掉一部分甜感,比如醇厚,不是茶不甜,而是醇厚感重的时候,可能甜感就弱点。如果再加一个词,就是味道纯正。当然这个其实已经提高到很高的门槛了。因为要达到味道纯正,又甜,那原料必须是非常好的原料,生态好,还要有树龄。不然哪里来那么多叶片。而一般的熟茶原料,是远远达不到味道纯正的。说一点题外话:现在市场上流行一些,通过工艺处理的,没有杂味的熟普,看起来干净,这类熟普,被人诟病的,就是丧失后期转化的空间。只能归类为快消品的范畴。还有一些茶化石,非柑普地区的柑做的青柑,红柑之类的熟普,这些茶,入口也没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喝多了,有些对身体也是没什么好处的。看个人选择,爱惜生命,从口腔开始。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6.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