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老班章的茶叶传奇,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历史
2022年02月28日

老班章的茶叶传奇,背后隐藏了怎样的历史

 说起老班章,大家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云南最富有的村寨之一,老班章凭借户均年收入数十万元,成为山区脱贫致富的传奇典范。然而,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村庄,从勐混坝子上山的土路崎岖不平,雨天泥泞难行,外地人甚至不敢驾车上山。
十年前尚且如此,那么在普洱茶尚未兴起的上世纪,老班章的真实模样是怎样的?而在这数十年的发展中,又是谁改变了这个原本贫困的山村?今天,皓森带大家了解老班章的贵人——老书记杨广才。
从大山走出的民族干部
杨广才,老班章的哈尼族人,出自当地“标突阿谷仙资子”家族的第五十七代,是村里走出的第一位国家干部,也是助力老班章腾飞的关键人物。
1960年,杨广才出生于这个大山深处的小村寨。当时的老班章甚至比大多数中国农村都要贫困。尽管这里山高雾深,自然环境优越,但酸性土壤更适合茶树生长,而不利于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
此外,几十年前,老班章大部分村民以狩猎为生,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后,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很多人依然吃不饱饭。
在这种环境中,杨广才明白,要摆脱贫困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读书。他的父亲是当时的村长,接受过一些文化教育,宁愿家里吃不饱,也要供儿子上学。
在父亲的支持下,杨广才养成了勤奋读书的习惯。他小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进入布朗山乡中学。由于村子位置偏远,交通闭塞,他每天凌晨起床,带着饭团和辣椒,走8小时山路上学,一走就是三年,最终以全班第一考上了勐海县高中,成为老班章历史上第一个高中生。
后来,杨广才成为了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在仕途上,他严于律己、认真做事,远离家乡的同时始终心系村民,决心为老班章做些什么。
助力腾飞的老班章贵人
1992年,邓公南方谈话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然而,远在云南深山的老班章连电都没通。为此发愁的村民找到了在勐海县检察院工作的杨广才。他利用人脉联系到县供电局,并号召村民集资13万元,把电线拉进了村子。这是杨广才为老班章做的第一件大事,也是“老班章民族智者”故事的开始。
但光有电还不够,杨广才决定帮助村民致富。他看中了村里优质的大树茶。2000年,他请来一位湖南茶商到村里收茶,虽然当时每公斤茶仅5元,但这是一个起点。随着普洱茶的兴起,老班章茶叶的品质逐渐被市场认可,价格也水涨船高。
2008年春茶季,茶叶价格行情低迷,老班章村民为茶叶积压发愁。这时,“陈升号”与老班章村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但因需占用村里土地建初制所,遭到村民强烈反对。面对争议,当时的村长也无计可施。
远在县城的杨广才得知情况后,不顾泥石流的风险连夜赶回老班章。他挨家挨户劝说村民,解释“陈升号”曾在行情低迷时花数千万元收购茶叶的恩情,并指出违约可能导致村民承担巨额赔偿。在他的努力下,大部分村民最终同意了合作方案。
一个村庄的感恩
在老班章人心中,杨广才是公正无私的贵人。从村里通电到茶叶销售,他始终关心着村民的发展,即使卸任后,他依然受到村民的尊敬和爱戴。今天的老班章早已焕然一新,但杨广才为村子发展打下的基础,依然被人铭记。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53.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