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感受茶的魅力,有很多种切入点。不同茶类、不同山头、不同年份、甚至是不同的冲泡方法,但凡细节出现了差异,那么就会影响到最终所呈现出的感觉。我想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将目光聚焦到从茶事中寻求享受这件事之上,普洱茶自然也不例外。
单就怎么喝这件事来说,就有煮饮、泡饮之说。而泡饮之下又能分为热泡和冷泡。而关于“泡”还是“煮”的探讨,我想这并非简单的非此即彼,而是关乎茶叶特性、品饮场景与个人追求的深度选择。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普洱茶的冲泡世界,探寻泡与煮背后的逻辑与艺术。
主流的热泡法
说到茶,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泡,而且得是热水冲泡。这的确是最为主流的一种品茶方式了。盖碗能最客观地呈现茶之本味,散热快,便于闻香;紫砂壶则因其双气孔结构,善于吸附杂味、提升醇厚度,且能保温。前者常用语泡生茶、新茶,后者则泡陈茶、熟茶。
可以这么说,几乎所有的普洱茶,无论生熟新陈,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它不甚至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无论是散茶、饼、砖、沱、龙珠,功夫泡法都适用。事实上经过陈年沉淀的紧压茶在润茶后,它也会随着冲泡逐渐舒展,释放最原始的滋味,为我们献上一次完美的体验。
剑走偏锋的冷泡茶
这是唯有在炎炎夏日才能掀起一股流行风的方式,事实上随着近些年的夏季一年比一年难熬,原本窝在角落的冷泡茶一瞬间便得到了诸多朋友们的关注。但其实,冷泡茶还真不是现代人发明的,早在北宋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从当时社会饮茶的风俗里找到它的影子。
当然,冷泡茶和放冷的茶有着本质区别。前者从一开始就是用冷水泡,而后者是用热泡法硬生生等着茶汤凉了之后的结果。于是不可避免的,当茶叶长久地被浸泡在热水中,就会导致茶叶中的一些内含物质成分过度释放。这些茶喝进肚子里不可能不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最传统的莫过于煮饮
煮茶,是将茶叶置于水中持续加热煮沸或保温的一种古老饮法。客观来说,它的出现要比冲泡早得多,毕竟最开始,人们是把茶叶当成是一种药物使用的。直到唐代陆羽的煎茶,直到宋代普遍流行起来的冲泡,人们对于喝茶的艺术一直都走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
而对于普洱茶而言,煮饮能更彻底地释放茶叶深层的物质,带来极度醇厚、温暖、甜润的体验,尤其在寒冷时节或追求便捷、共享时独具魅力。经过长期陈化,茶性极度温和,内含物质转化充分。煮饮能将其深藏的醇厚、甜润彻底激发出来,而且汤感极其稳定。
普洱茶的“泡”与“煮”,如同茶道中的阴阳两极,各有其妙。泡,是技艺的凝练,是风味的探微。而煮,是温暖的凝聚,是底蕴的释放,是于袅袅茶烟中体味岁月的醇厚。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022年0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