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云南普洱茶,凭什么不卖‘明前茶’的账?
2022年02月28日

云南普洱茶,凭什么不卖‘明前茶’的账?

春茶季又来了,这也是茶农和茶友们最关注的时期。茶树发芽的时机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那么,在绿茶思维下,鲜爽是茶最为关键的要素。要实现鲜爽的话,当然就要追求茶叶原料的鲜嫩度,因此,“明前茶”“雨前茶”等早春茶就代表了其最优水平。这个标准挪移到云南茶上,是否合适呢?恐怕值得商榷。

植物的健康生长需要温度、水分、土壤等诸多要素的协同作用。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影响茶树发芽的温度不是指个别日子的气温或平均气温,而是指有效积温。云南气候独特,地处低纬度高原,冬季温暖,春季气温回升快,部分茶区(如西双版纳、临沧)1月底至2月茶树就已发芽,而江南茶区(如浙江、安徽)春季气温回升较慢,茶树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4月初发芽。

春季的云南产茶区升温早,茶树发芽更早,发芽时间与江南不同。云南比江南早1~2个月。因此,“明前茶”(清明前)和“雨前茶”(谷雨前)成为区分茶叶嫩度的重要时间点。江南茶区春季多雨,“雨前茶”因雨水滋润而鲜嫩。但云南干湿季分明,3~5月是旱季,降雨较少,茶叶生长更多依赖冬季蓄积的养分,“雨前”概念不适用。温度是茶树发芽关键因素,其中蕴含湿度、日照、降水也同样影响着茶树发芽。春季降雨充足、空气湿度高(70%~80%)时,茶芽生长更快、更鲜嫩。如果干旱,发芽会延迟,芽叶可能较瘦小。适度的光照能促进茶树生长,但早春茶树更喜欢散射光,过强的日照可能使芽叶老化加快。

云南普洱茶以大叶种茶树(如勐海大叶种)为主,其芽叶肥壮,但发芽时间较晚(部分高海拔茶园甚至到3月底才发芽)。大叶种茶多酚、儿茶素含量高,更适合后期发酵转化,嫩度并非核心指标。绿茶以芽头或一芽一叶为贵,但普洱茶(尤其是生普)常采摘一芽二叶至三叶,甚至带少量嫩梗,以确保茶叶内含物质(如糖苷类、果胶)充足,利于陈化后口感醇厚。过早采摘(如仅取芽头)反而可能导致茶汤寡淡、耐泡度不足,不符合普洱茶的品质需求。因此,普洱茶讲究“成熟度”,而非“嫩度”。

虽然不区分“明前”“雨前”,但云南普洱茶春茶仍有自己的时间划分:·—头春茶(2-3月):全年品质最高,内含物质丰富,茶气足。—正春茶(3-4月):产量最大,均衡性较好。—春尾茶(4月底-5月):气温升高,茶叶生长快,滋味稍淡。

那消费者如何挑选优质普洱春茶?· 看产地和树龄:古树茶优于台地茶,核心产区(如班章、冰岛)更值得收藏。· 观察条索和香气:春茶叶片肥厚,香气浓郁,秋茶或夏茶则显单薄。· 品滋味:优质春茶回甘强,苦涩能迅速化开,汤感饱满。绿茶讲究“鲜”,普洱茶讲究“醇”。普洱茶不以“明前”“雨前”论英雄,而是以产地风土、树种特性、工艺水平和陈化潜力为核心价值。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28.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