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从中医的辩证思维看普洱茶的养生之道
2022年02月28日

从中医的辩证思维看普洱茶的养生之道

从中医的辩证思维看普洱茶的养生之道。一壶老茶殚精竭虑系统构建了"禀赋-性味-辨证-禁忌"的中医茶疗体系,既承《黄帝内经》之旨,又发前贤未述之秘,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养生的创新性结合。

以中医"天人相应"整体观为纲,融合阴阳五行、升降浮沉理论,从普洱茶"生于阳地,藏于阴土"的特殊禀赋切入,系统论述其"五行归经"的调理机制与"四气五味"的养生价值,构建茶性与人体动态平衡的辩证关系体系。

一、禀赋论:天地气化铸就药茶之基

普洱茶生于滇南"离火之地",得丙午之精粹(《滇南本草》),其阳中含阴的独特茶性源于三重造化:

 ①海拔1800米云雾带,禀太阳离火而蓄少阴水气。(大户赛位于海拔1800米的高海拔山区,与原始森林无缝衔接)

②千年古树根系穿行红壤,纳地中戊己土精。

 ③传统竹箬包裹陈化,得巽木风性疏导气机。此天地人三才共育之品,故能通十二经之滞(《茶经补注》)。一壶老茶所制古树熟茶就是采用竹筐离地发酵工艺精制而成,品质优良,实属玩家可遇不可求的古树纯料熟茶。

二、性味归经析微

1. 生熟二相各具妙用:生茶如少阳初升,其气轻扬(性微寒,味苦涩),主入肝胆经,能疏郁滞、化热毒;熟茶似太阴沉降(性温,味甘滑),专走脾肾经,善暖中焦、化陈积,此暗合《周易》"泰卦"天地交泰之理。一壶老茶经常根据朋友们的身体状态,给青壮年朋友推荐生茶,以平肝火化热毒;给中老年朋友推荐熟茶,以温补脾肾消食化积。

2. 五行运转之枢:茶汤赤黄相间,对应心脾二脏;其香透膈达巅,具木性升发之德;陈韵沉厚入肾,显水性润下之功,五行周流之象备矣。

三、辨证施饮纲要

1. 体质配茶法

- 痰湿壅盛者:辰时饮熟普配陈皮,取"二陈汤"意

- 肝阳上亢者:申时啜生普佐菊花,合"天麻钩藤"法

- 气血双虚者:巳时品陈年茶膏,仿"八珍汤"之功

2. 四时调饮术

春:生茶3克+胎菊2朵,疏肝解郁。

夏:冷泡白茶+鲜荷露, 清暑利湿。

秋:陈年熟普+野岩蜜, 润燥通便。

冬:老茶头煮饮+桂圆, 温阳固本。

四、特殊功效阐幽

1. 解酒毒机理:茶中没食子酸与肝脏乙醇脱氢酶形成"青龙白虎"之势,既加速乙醛分解,又护肝阴不受戕伐,较葛花解酲汤更添和缓之性。没食子酸又以熟茶为盛,故熟茶解酒更胜于生茶。

2. 化脂浊奇效:遵循"脾主运化"理论,茶褐素激活三焦气化,使膏脂从膜原散于六腑,此过程暗合"导引术"中"大周天"运行轨迹。这里需要指出来的是,茶褐素的含量是熟茶高于生茶;在生茶中比较,又是以老生茶含量更高。

五、饮茶禁宜系统

1. 子午流注忌饮:亥时(三焦经旺)禁饮免扰元气归藏,巳时(脾经当令)慎饮生茶防克伐脾阳。

2. 配伍禁忌:勿与阿胶同服(甘腻碍脾),禁配石膏(寒热格拒),畏莱菔子(破气耗真)。

普洱茶乃"流动的易经",其保健精髓在于动态平衡——生熟交替如阴阳转换,陈新更迭似五行轮转。智者饮茶,当观茶烟悟气机升降,品回甘察脏腑虚实,方得"茶人合一"之妙境。

温馨提示: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普洱茶爱好者请加本站客服微信号:18183548350

 7czn5.jpg

 

 151598767235716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