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茶叶介绍 > 老海塘,香帅如斯,岂可辜负
2022年02月28日

老海塘,香帅如斯,岂可辜负

 初次喝老海塘,轻轻抿一口,清透的茶汤顺着喉咙下滑,香气在舌面上升腾起来,从舌头与鼻孔贯穿。这是一种清爽大气的香味,香得乐观,香得鲜明。假设嘴巴里有一个眼睛,这种香气能够让你看到一个爽朗的男子面孔从面前微笑着闪过,让人不禁想到古龙小说里那个近乎完美的男人——“香帅”楚留香。
“闻君有白玉美人,妙手雕成,极尽妍态,不胜心向往之。今夜子正,当踏月来取。君素雅达,必不致令我徒劳往返也。”一张淡蓝的短笺,携着自古至今千百年来都未染上风尘的隐隐的郁金香芬芳,轻轻舒展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永不能忘却的,是楚留香那张不惹风霜的面孔。
初次喝老海塘,这些诗句伴随着袅袅茶香,重新浮现在脑海。轻轻抿一口,清透的茶汤顺着喉咙下滑,香气在舌面上升腾起来,从舌头与鼻孔贯穿。这是一种清爽大气的香味,香得乐观,香得鲜明。假设嘴巴里有一个眼睛,这种香气能够让你看到一个爽朗的男子面孔从面前微笑着闪过,让人不禁想到古龙小说里那个近乎完美的男人——“香帅”楚留香。
视野和海拔不断升高。从按板镇出发,一个多小时左右就到达了老海塘茶区,从远处眺望,能看到一座朦胧的主峰,那就是大营盘山的主峰,海拔2260米,属无量山脉。老海塘古茶山就生长在大营盘山上,含瓦桥、李家、岔河、田坝、胜利5个村委会。一路上地势起伏,漂亮的绿道道山间蜿蜒,缓坡茶山开始以连片形式出现,茶的形态远远比人能描述和想象的更自然多姿。
老海塘历史
海塘古茶山,地属无量山脉,普洱二十五座古茶山之一。古茶树群,呈块状点缀于山间,间或与丛林、农地混杂,面积千余亩,种植茶树,形成茶山,树龄百余年乃至八百年。老海塘茶园位于镇沅田坝乡瓦桥村海塘村民小组,因地名而得茶名,海拔大约在1619~1860米之间,常年云遮雾绕,高山年平均气温16℃,澜沧江常年滋润着这片土地,给这里带来了绝佳的自然生态环境。
老海塘茶区历史悠久,这片茶区因此地有一个像海一样烟波浩渺的大水塘而得名。在这里定居的先人们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根据海塘的一座古墓主人艾如意墓碑上斑驳的字迹,以及当地四大姓氏方、艾、叶、刀氏遗留下来的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十年(1413年),江西籍的艾氏、方氏、叶氏、刀氏等为躲避战乱,约好一起举家搬迁到这深山里的老海塘。那时候,为了躲避战争、瘟疫和赋税,深山密林永远是老百姓的第一选择,江西人从小依水而居,而老海塘这片像海子一样的水塘,让他们感到了一丝对家乡的熟悉之感,留住了脚步,同时,他们也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进了这个未开化之地。
他们开垦田地,撒下茶籽,开始规模性地种植茶叶。清朝雍正年间(公元1723年),在当地发现了恩耕盐井,盐茶贸易逐渐在此兴隆起来,清朝雍正年七年,海塘茶叶通过马帮运输销往昆明、西藏乃至京城,小有名气,成为当地名茶。马帮带回了雍正皇帝对此茶的赞美:“茶出海塘,色黄味甘,野中有柔,绝茶也。”此后,海塘茶一骑绝尘,成了镇沅地区最出名的茶叶。
民国时期,老海塘当地的大地主艾福明从景谷县引进大量勐库茶种回海塘育苗种植,不断扩大了海塘茶的种植面积。到了今天,海塘古茶山有栽培型古茶树1150亩,树龄均在百年以上,最大的甚至已有800年的历史,还有4000亩生态茶园,都是近几十年内栽种的。
翩翩君子,温润如玉
来到老海塘方氏家族后人方开明的茶厂——镇沅方氏老海棠古茶有限公司,在清净雅致的茶室里,喝下他亲手泡的一杯纯正老海塘古茶,便出现了开头所写的场景。方开明说,老海塘曾经被人赞誉为“普洱公主”,因为香甜的气息才被冠以此称号。此时此刻当真品下海塘茶,只觉得荡气回肠,像江湖里行侠仗义的侠客,风度与侠骨柔情并存,唯觉本山本色,一身正气,断不是一个娇柔的女子所拥有的气质,那潇洒之后杯底所留香悠远绵长,迟迟不愿散去,寻遍江湖,只有楚留香一人的形象最符合老海塘的滋味。
作为镇沅第一潇洒倜傥的“香帅”,必须是特殊的环境才能造就这样的奇人。古茶园核心区在瓦桥村民委员会的老海塘小组,故统称老海塘古茶山,茶园多在村寨边,与粮田混杂。这座山里最大的一棵为田坝村坡头山的栽培型古茶树,生长在海拔1925米的地方,树高4.5米,茶树基干最大径围172厘米,树龄近1000年,茶树生长旺盛。整体观察,古茶园整齐规范,错落有致,并不是密密匝匝的种法,可见这里先民们在种茶方面的古老农耕智慧,就算在今天也依然影响着后代们。
方开明给我们泡的茶是2018年的头春古树,透着一股无法言说的野生蜂蜜香。“山水之中才能发其精英”,香只是基本条件,香其上是清,再上是甘,再上为活。徜徉在老海塘的茶园里,呼吸着山中思茅松的香气,周边是苏齿拷、青冈、润楠、西南桦、水冬瓜等浓密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林下植物能够分辨的是石楠、刺五加、杜鹃等草本植物和苔藓植物、微生物十分丰富。“这里的茶叶品种原产于云南景东县、镇沅县,是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树自然杂交的品种,已经有好几百年的栽培史了。这个品种很有特点,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明显,分枝较密,叶片稍上斜或水平状着生,叶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芽肥壮。”他一边泡茶,一边说。
“老海塘这边非常在乎生态环境,从来不做任何破坏生态,打农药化肥的事情,都是用生态肥。”方开明很早就明白,云南普洱茶的价值在于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价值,生态价值若丧失了,海塘茶将毫无任何前途可言。作为村干部,他带领茶农们一直以生态有机的方式来打造古茶园,目前老海塘核心产区的茶园都拥有有机认证,每年花在认证这方面的钱都非常高,事实证明,海塘茶是非常值得这些投入的。
现如今,镇沅县正不断加快绿色有机茶园转换认证,以及对示范茶园、低产低效茶园创建改造,在对3.08万亩古茶树的管理与保护过程中,全面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严格管控违禁农药化肥在茶园中施用,同时提高茶园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茶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镇沅强势推进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及打响“千家寨爷号普洱茶”区域公共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助力脱贫,“懒汉班”变“好汉班”
“今年我们这里最好的古树单株卖到6000元每公斤,树龄再小一些的古树是2000每公斤,普通的1000元,乔木的是400元,生态茶是200元。”在方开明眼中,这些年由于镇沅县政府重视茶产业,扶持茶叶,镇沅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芳香”茶城,老海塘也因着出色的茶叶品质成为镇沅茶区数一数二的明星茶品。